兼济天下则达 独善其身则穷
入职新公司,认识新同事时,正好有一个尤溪县一中的同事。他说到沙县的学习风气不好,沙县一中与尤溪一中比起来,在三明地区内水平差很多,很多沙县人都跑到尤溪一中读书。听了之后,心里酸溜溜的,诚然,他说的都是对的,但毕竟是沙县一中毕业的学生,自己的母校被尤溪一中吊着打,还是很不开心的。在我看来,沙县一中有着尤溪一种无法比拟的优点,那就是对体育竞技的重视, 其中最闪耀的是篮球。
篮球在沙县有扎实的群众基础,也一直是沙县一中的强项,在传奇教练姚志荣老师的带领下,一中的篮球队在省市赛事中取得不俗的成绩。一中的篮球队12次参加三明市中学生篮球赛获10次冠军、2次亚军。而姚老师执教市中学生篮球队7次进入全省前3名,其中绝大部分队员来自沙县一中。1994年一中男篮获省赛冠军。而姚老师于1995年执教省中学生男篮获全国中学生篮球赛第八名,其中对大部分队员也来自一中;2002执教的市中学生男篮在省运会上,为三明市取得了历史上的第一枚省运会金牌,其中多数球员还是来自一中。
正因为有了前人的基础,在一中读书的时候,经常可以看到校篮球的精彩比赛,围观群众极多。看过这样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后,以至于从一中毕业后,再看其他人打篮球总觉得少了一些东西。
有幸听过姚志荣老师的一次授课,很快就被他对体育事业的热爱所吸引,从他那里知道了体育竞技的魅力,也开始热爱体育。篮球,羽毛球,乒乓球,足球皆有所涉猎。后来知道姚志荣老师在08年时担任火炬手,很高兴。
因为所在班级出了羽毛球三剑客,于是对羽毛球也青睐有加。那时三剑客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横扫其它班级,相当风光,在这种环境下,自己的羽毛球水平也有了飞跃,相当不错。
曾经选修过一门拳击课,才知道那个老师是一个业余拳击手,就在那年,他参加福建省业余拳击比赛,夺得第二名,沙县一中真是卧虎藏龙。亲眼看到他单手引体向上,大呼过瘾。看过他打乒乓球,相当灵活,才知道肌肉与灵活并不矛盾。
课余的时候,很多同学会去做力量训练,于是加入他们的队列,练就了不俗的肱二头肌和胸肌。
事实上,沙县一中的学生文化课并不差,只是大家并不会拼死命读书。沙县是一个好地方,这里人杰地灵,物产丰饶,历来就有“金沙县、银建瓯、铜南平、铁邵武”的美誉,说的就是沙县谋生较易。后来沙县小吃更是遍布全国,走向世界,所以家长并不会要求学生死命读书。记得高一时抄一位同学的化学作业,不知所云,高三复习的时候终于知道了解法的奥妙,后来这位同学考上了清华。
这就是我眼中的沙县一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