兼济天下则达 独善其身则穷
犹豫要不要去参加,因为今年元旦只放一天,且不是周末,这意味着要请假了,可是又没有去过厦门,没有去过传说中的海上花园,最终还是去了。
1 月2日早上,5:50分起床,刷牙洗脸之后,吃了一半前天买的红枣,不免俗的吃了一根士力架,就出门往会展中心赶,因为参赛手册中说,7:30就停止入 场,也停止放包。打的到了会展中心,很多了也在奔跑中,于是和志容也跑了起来,会展里已经很多人了,因为这次报名人数达到了8万人。找到存包处时,已经 7:40了,还是可以存包的,手册上吓人而已。存好包,热身,准备8:00开跑。
因为人太多了,到我出发时已经过了十分钟,所以只好以自己的时间为准。这一路上的人真是太多了,根本都跑不动,稍微跑快一点,前面就会有人挡着,所以顿时没有了跑步的兴致,私底下还决定以后不来厦门跑马拉松。
33 分,才跑到第一个5公里,顿时非常泄气,这人真的是太多了。我是喜欢跑步,但不喜欢凑热闹,所以一直都没有加入跑步组织,因为在我看来,跑步是一件非常孤 独的事,没必要加入大部队。《重庆森林》中更是说到,跑步这么一件非常隐私的事,怎么能让别人看到。跑着跑着,前面某个人的手机里传来许巍的《蓝莲花》, 顿时心情大好,在此之后,我也发现了在人群中跑步的乐趣,那就是再人群中穿梭前进,也就是在跑的时候,一定要估计周围人群的速度,抓住机会超过前面那个 人,就这样,一个一个的超过去,这样来不会被人群的速度所限。
1:03,到了10公里的地方,这个5公里的速度提高了一些,看来这个策略还不错。到了这里,人群已经不再像之前那么挤了,可以跑的快一些。
1:32,到了15公里了,此时已经到了中山路,道路变得宽敞,厦门的民众也在这里给运动员加油,顿时兴致大增,开始加快速度,一方面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,给加油的人群一点信心.
1:59, 到了20公里处,这个5公里的速度明显快了不少,这也是在情理之中,因为前面跑的还是挺慢的,体力正好也保存下来了。之后就到了演武大桥,此时11444 号超过了我,于是与他展开了争夺,看他的实力,肯定是在4小时以内的,如果可以和他一起跑,那绝对可以在4个小时内跑完了。
2:50,到了30公里处,11444号,跑在我前面50米,渐渐的我的体力跟不上了,被他甩开,只能远远的跟着他,越跟越远。
3:32 到了37公里处,只剩下5公里了,如果是最初的5公里,28分内跑完是没有问题的,可是这是最后的5公里,也顾不上周围的人,就按自己的能力去跑。
3:44 到了39公里处,膝盖有些疼,双腿也不听使唤了,因为这次跑步忘了带护膝了,平时训练时都是有带的。如果拼命的话,也许可以跑完,可是我不想这样。于是只好慢慢的跑,事实证明,之后的三公里真是异常的慢。
4:05 到了终点。
在 此之前的广马和深山马,30公里开始才是我爆发的时候,那时候是多么的意气风发,所么畅快。可是这次跑厦门,30公里开始就是我痛快的来临,也许是因为前 一天去厦大逛,爬南普陀寺,消耗了我的体力;也许是因为与高手较量,打乱了自己的节奏。最终还是没有在4小时内跑完,不过,这次比上次的深山马快了9分 钟,也算是有进步了,下次有机会再超越自己吧。
领证书时,还是要排队,这令我想起当初扬州半程马拉松时,证书是由组委会邮寄的,这样多好,一张证书经过千里的奔波。
跑马拉松还真有意思,一大群人,为了各自的理由,来到这里,长距离的奔跑,在痛苦中挣扎,不断超过自我,跑的更快,更远。
期待下个月的香港马拉松。
明天就要去深圳参加15号举行的深圳山地马拉松了,此刻显得异常的平静,一个人呆在家里发呆,无聊,也不想和朋友联系,只是等待明天的到来。看天气预报, 后天是要下雨的,而且下的不小,后天的气温也很低,这意味着后天的马拉松将异常艰难。而我还是愿意奔赴深圳,去参加这次雨中的马拉松。
不 去多想这么做有什么意义,跑步本身就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,只有很无聊的人才会去参加这么无聊的运动,而我本身恰好是一个很无聊的人。马拉松距离之长,对于 平时缺少训练的人来说,要跑完全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,上次广马的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。即使准备充分了,意外也会发生。跑马拉松也是一件相当违背人的本性的 一件事,人天生害怕吃苦,而跑马拉松就是要让你吃苦。在我看来,跑马拉松以来,最有意义的一点是回头看看以前的自己,那个对一千米就无比畏惧的自己,发现 自己成长了,此时心情有种别样的喜悦。而这次冒雨跑马拉松,本身是毫无必要的,何苦这么折磨自己呢?志荣说,如果下中雨的话,就放弃跑了,可我不愿意,真 心不愿意。跑马拉松是一种挑战,在恶劣条件下跑马拉松更是一种挑战,而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,挑战自我的过程,怎么能这么轻易放弃呢?
想 想那个去参加环勃朗峰极限耐力赛的杨家根,正不断的超越自我,向世界证明,中国人的耐力也是可以的。在和志容说到,明年的目标是跑的更快,将速度提高到4 个小时跑完全程,志容说还是不要了,没必要跑那么快。我不禁想,是我还年轻,还是志容已经老了。也罢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追求,有自己的人生观,也不强 求别人非得认同自己的观点。跑步是这么一件孤独的是,就让自己孤独的去完成。
如果可以,让风雨来得更猛烈些。
上周日,同学叫我一起去大夫山,查了地图,才25KM,这么短的距离,本来是不值得一提的,但是因为经过洛溪大桥的经历,还是写一写。
这天正好下着小雨,有一处下坡时,我因为斜着车,加上刹车导致后轮抱死,差一点就摔倒了,还好速度很慢,所以雨天最好还是不要骑自行车太危险了。
最 精彩的终于要上场了。很快就来到了洛溪大桥。上了桥才知道,这个单行的人行道有多么危险。也不知道当初建造这座桥的人是不是神经错乱了,竟然造了一个这么 窄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(自行车和人行道共用),只允许一辆自行车通过,车道左边,就是呼啸而过的汽车。通过这里,我那一度低迷的肾上腺又兴奋起来了,精神 极为集中,因为稍不留意,就会命丧于此地。当然这里也是一种极限挑战,当你以时速30KM甚至更高的速度往下冲,耳边不时传来汽车呼啸的声音,你会觉得,生与死真 的是转瞬之间,突然觉得,活着真好。
过了,这座桥,接下来就没什么意思了。到了大夫山,自行车如蚂蚁一般,让你想尽快离开这里。从南门去 北门的路上,有一个比较陡的坡度,难倒了一大批人,实际上,这个坡与南国桃园的一比较,根本不值一提。可就是这样一个坡,就把同行的公爵660和挑战者 300给难住了,反倒是我这个勇士500一马当先冲了上去。事实证明,关键还是要看人,而不是车子,许多了挑三捡四的,说这个车子不好,那个车子不好,孰 不知,最关键还是要看人。
这几次的经历告诉我,勇士系列对于骑行者来说是极为合适的,因为它的名字以及车子的性能,有空写一写我的勇士吧。
因为抵挡不了人懒惰的天性,加之觉得写一些骑行日志没什么意义,所以一直没写,后来想想还是留下自己的足迹吧,当有无聊的时间时,写写也是好的,就想现在,我吃饱了,撑住了,又不想睡觉。于是开始写骑行日志。
想 去狮山大学城,因为它在佛山,因为我舅舅在这里开店,而且因为以前秀娜在这里读过书。也是前年的时候也去过这里,但当时因为那个可爱的保安,所以不能进入 学校,这次决定再去一次。而且公司发了一袋月饼,叫我一个人吃不知道要吃到什么时候。说走就走,星期六这天,上完查了一下路线,下午吃过饭,睡醒后就出发 了。因为距离不是很远,也就35公里。
从怡乐路出发,走珠江边到人民桥,过了人民桥,到黄沙大道, 这时我才知道,自己离沙面还是挺近的。广州的道路设计就是坑爹,自行车道竟然和人行道合在一起,害得我骑行速度极慢。到了荔湾湖的路口,过天桥就到了珠江 大桥,很快就来到芳村,之后就一直沿着广佛路走。这时才感觉到进入了另一番天地,应该说,佛山是地广人稀的,所以这里的住宅前留了一大片空地,自行车走这 里真是一马平川,速度顿时就上来了。很快就来到了大沥,之后走广云路,不到两个小时就来到了狮山大学城。这里还是和两年前一样,湖泊众多,甚是好看,一直 都认为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性。到了华师南海校区,保安依然不让进,于是只好去东软学院吃饭,这里的炖汤很好喝。吃饱后,休息一会,就去舅舅家。把月饼给了舅 妈,可是舅舅要晚上六点才会下来,我等不及了,因为天黑只好,不好骑自行车。休息了一个小时候,就回广州了。
中 秋节时,舅舅叫我一起去过中秋。于是再次去佛山,这次有见到舅舅了,他说,已经定了一辆现代SUV,回家好开,这般家伙还是挣了点钱的,虽然干的辛苦。吃 了顿饭之后,晚上和舅妈去松岗老街,舅妈果然是勤俭持家的好女人,也难怪今天舅舅能够买的起二十几万的SUV。第二天,吃过早饭后,就准备回广州了。临时 决定去这周边的景点看看,想到之前有听过南国桃园,于是去这里看看。很快就到了南国桃园,这里非常安静,住在这里应该还是很舒服的,骑着骑着就来到了骑行 以来遇到的最陡坡度,这是去观音寺的路上遇到的。对于坡度估计能力还不够,大概50度吧,第一次没骑上去,车子就开始向后退了,还好及时下车,于是只好从 远距离开始加速,快到坡底时换到最小齿轮,最终还是上去了,那一霎那的喜悦之感即便是现在想起来还是有些激动。对于骑行,我终于成长了。
如果可以,还是可以去这里挑战一下,坡度确实惊人。后来我也去大夫山骑过,南门去北门的路上,有一个坡,我很轻易的就上去了,正是因为有了南国桃园的经历。
已经很久没写博客了,主要还是没东西写,技术实力上长进不大,所以写的都是心情,这个就没什么意思了,可是这又是最近的状态,还是写写吧,也不用花太多的时间。
前段时间因为搬家,所以打算把一些书看完,然后送人,于是将一些以前看到一半没看完的书挑出来,其中就有《独唱团》。《独唱团》中有许多文章写的都挺好 的,像蔡康永的《脏话到底脏在哪里》,看完之后才知道国人骂的脏话还真是脏;而梁朝辉的《摩托日记》则让我又有骑摩托车的冲动了,很想骑着摩托车到全国转 一下,可是又不是罗杰斯,还是想想而已。而石康的《看哪,这人》则是我最喜欢的一篇了,文章里说到一些有趣的现象,许多人打球只是为了健身,而不想在球技 上有所提高,不纠正自己错误的动作,作者认为这是不对的;而对于生命,也应该看成是一种挑战,要不断的改进,使得自己更加像一个完整的人,而不是像一台机 器一样,固步自封。而我也正好持这种观念,所以特别喜欢这一篇。
从高中就开始打羽毛球,之后通过努力,高中时终于达到了班上的二流水平,到大学之后,校区里有许多高手,通过与他们切磋,看他们打球,逐渐改变自己的动作,提高自己的球技,最终在校 区里也混到了第二的水平,算是不小的进步了。可是我还是有很多错误的动作没有纠正,如网球接小球等等,所以大学时球技一直停滞不前。即便如此,心里还是有 改变这些动作的愿望,因为我知道,只有改变,才会有进步。每当看到别人打球嘻嘻哈哈,不认真时,我也会很生气,后来随着年龄的推移,自己似乎也加入了他们 的队伍,但只是似乎。如果条件允许,譬如一个星期可以打三次羽毛球,可以坚持打单打,有厉害的对手,那还是有提高球技的希望,只是现在时间不允许。
看看《看哪,这人》吧,说的就是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