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龙的自留地

兼济天下则达 独善其身则穷

追踪scws的分词错误问题


分词在搜索引擎当中是极为基础,分词的准确度,对于搜索结果影响很大。可是要写一个分词程序并没有那么容易,一般都是用开源的分词工具,公司使用的分词工具是SCWS。年前,我还不知道这个分词工具是存在一些问题的,直到组长回家之后,产品那边的同事和我说了分词存在问题后,我才注意到这个问题。

例如它会将”情歌接龙大串烧“分成“情歌/n 接/v 龙大/nz 串烧/v“,将”武松杀嫂雕塑是艺术“分成”武松杀/nr 嫂/ng 雕塑/n 是/v 艺术/n“。可是将这两个例子放在命令行中,用scws的命令行工具去分词时,得到的结果竟然是正确的,即它会分成“情歌/n 接龙/n 大/a 串烧/v”,“武松/nr 杀/v 嫂/ng 雕塑/n 是/v 艺术/n”。

刚开始我是一头雾水,根本不知道在哪里错了,比较了之后,才发现在命令行工具中,没有启用rules.ini这个规则表,而在程序中则启用了。于是去查看rules.ini的内容,查看之后,我发现其中只有词性语法规则表对这个分词结果有影响,也就是将v(1) + n = 5这条规则注释掉之后,“情歌接龙大串烧”这个句子分正确了。可是对于“武松杀嫂雕塑是艺术?"这一句,无论怎么修改,都没有办法解决,那么这样只有去修改scws的源码了。

曾一度想放弃修改源码,可是问题无法解决,于是只好去修改它,所幸的是,其关键部分都在scws.c这个文件中,总共也才1000多行,所以还是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。对程序所用到的数据结构有所了解后,跟着分词的步骤 一步一步走,有疑问的地方就printf。终于发现问题的症结。问题出在scws.c的885行这里。因为”武“是一个姓,所以它可以做为前缀,而一个姓氏的后面,一般可以跟一到两个字,于是它将"武松杀”合并成一个名字,于是我在885行后面加了个规则判断,如果“武”出现在一个词语的开头,就不用使用前缀规则,修改如下:

if (r1->attr[0] == 'n' && r1->attr[1] == 'r') {//这个是一个姓
    if (wmap[i][i]->flag == SCWS_ZFLAG_WHEAD)//是词的开头,跳过
        continue;

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。这里刚开始没考虑周全,后来又出现姓氏在词语中就会出现类似的问题,于是进行了如下修改:

if (r1->attr[0] == 'n' && r1->attr[1] == 'r') {//这个是一个姓
    if (wmap[i][i]->flag == SCWS_ZFLAG_WHEAD || wmap[i][i]->flag == SCWS_ZFLAG_WPART)//是一个词的一部分,跳过
        continue;

}

之后不久产品那边又反应了一个问题。“如果有一张纸写着自己的死亡日期”分成了“如果/c 有/v 一/m 张纸写/nr 着/v 自己/r 的/uj 死亡/v 日期/n",有了上次的修改经验,一看就知道是类似的问题,于是在同样的地方进行了修改,修改如下:

if(r1->attr[0] == 'n'&& r1->attr[1] == 'r' ) { //这个字是个姓氏
    if (wmap[i][i]->flag & SCWS_ZFLAG_WHEAD || wmap[i][i]->flag & SCWS_ZFLAG_WPART) //是一个词的一部分,跳过

        continue;
    if (i > 0) {
        rule_item_t r2 = scws_rule_get(s->r, txt + zmap[i - 1].start, zmap[i - 1].end - zmap[i - 1].start);
        if (r2 != NULL && r2->attr[0] == 'm') //前面是一个量词,跳过
            continue;
    }
}

最终也解决了这个问题。 之后又有一个问题。“一天都坐在办公室”分成了“一 /m 天都 /ns 坐在 /v 办公室 /n”,这里我无能为力了,只好将“天都"从词典中删去。

之后又有一个问题,而这次我无法解决了。”求陈明真的个人介绍“分成了”求 /v 陈明 /nr 真的 /d 个人 /n 介绍 /v“。因为分词的过程中,它会将“陈明真的"这个四个字利用词性语法规则,再加上每个词的权重进行分词,而单从这个四个字来看,“陈明 + 真的"胜出。

在我看了代码后,渐渐理解scws的运作机理,它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拿到词典里查询,看看是词的头部还是部分,之后在用一些前缀规则和后缀规则进行处理,之后在用词性语法规则进行分词。而词性语法规则对结果的影响非常明显,修改其中的一些规则,可以令分词错误的句子最后分对了,而同时确又将另一个句子分错了,这注定是一个无底洞,而我不想陷在这里。

这也再一步证明了基于规则的分词方法的缺陷。可是要自己去写一个基于统计的分词方法又不简单,所以还是先用着吧。

我的一点跑步经历


历经四年的努力,嗯,嗯,我俨然已经从一个跑步菜鸟变成了中级跑步者,所以可以写写自己的跑步经验了。喜欢上跑步,也许是因为那个陌生的年轻人,他一语惊醒梦中人一般地告诉我,我是难得一见的跑步高手。此后,为了证明他说的是正确的,我开始了自己的跑步生涯。

刚开始跑步时,是绕着操场跑。因为是刚开始练习跑步,所以不能图快,而是要求慢,因为慢即使快。从5圈,也就是2000米开始,每天都去跑,每个星期后就增加两圈,跑了一个多月后,就已经达到4000米的水平了。到了这个水平后,呼吸就非常畅快了,而这时发觉,周边的跑步的人已经不是和我同一个水平了。更吃惊的发现是,在参加其它体育项目时,显得得心应手,这是因为,在绝大多数项目中,耐力,速度,力量都是基础。在跑步之余,还有必要做力量训练,这样肌肉才会得到合理的锻练,也发现,跑完步做力量训练效果非常好,肌肉很快即会有型了。

到达4000米后,我就转向了跑大学城的内环。一方面,操场跑步人太多了,另一方面,操场跑逐渐显得单调了。内环的距离也就是4300米,所以跑下来毫无压力。几次跑步后,我就形成了这样的跑步计划。先到操场,跑1000米,热身,做准备活动,之后再去跑内环。这里需要说的一点是,在长距离跑步之前,一定要做准备活动,否则会受伤,这是有血的教训。就这样跑了两个多月后,已经可以绕内环两圈了。之后我就更加大胆了,也报名了2011年的扬州半程马拉松。

2011年1月份,在经历了几天的寒冷后,天气才适合跑步。于是穿上衣服往外跑,这天没有热身。在跑完两圈后,心血来潮,决定再跑一圈。而这一圈,就像最后一根稻草,对我的右脚造成了损害。跑完后,第一天还没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,第二天就不行,右脚掌疼的不行,连走路都很困难。我以为休息几天就没事了,没有想到,3个星期了都还在疼。于是经常泡脚,因为不知从哪里看到,泡脚对双脚很有好处。就这样泡着,泡着,脚真的好了,于是我养成了泡脚的习惯。

半程马拉松是跑不成了,于是计划2012年的扬州半程马拉松。按照同样的计划,不再那么突进,顺利完成了12年的扬州半程马拉松。再之后,由于找工作,毕业这些事,没有办法按计划跑步了,直到参加工作后,这个就不详细说了。

也许在很多人眼中,跑步是最枯燥、无味的运动,而我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。直到自己经历了马拉松的洗礼后,我才发现,跑步是最好的体育运动了。如果每天能够跑上10公里到16公里,那么再适合不过了,而这个距离在我看来,也是最合适的锻炼距离。如果跑得更远,就要注意骨头的磨损等等这些问题了。前些天从香港跑完马拉松回来,更加坚定了我的看法。看到跑马拉松的那些人,因为肌肉酸痛,膝盖磨损等问题而面露苦色,我还是觉得,普通人还是没有必要跑马拉松的。

我的膝盖也不幸免。就在上周末,跑到琶洲大桥后,膝盖疼的一塌糊涂,最后一瘸一拐的走回家,花了整整两个小时时间。然而这依然阻止不了我跑马拉松的步伐,跑进4小时,最终跑进3小时依然是我的目标。因为体育精神是更快、更高、更强。只是今后要更加注意珍惜自己,避免造成损伤。

以下是给那些跑步新手的一些建议: 1.买一双趁脚的跑步鞋。多威,亚瑟士,美津龙,新百伦都有很不错的跑步鞋,李宁的慢跑鞋也可以。像我的多威鞋,已经陪我跑过4个赛事。 2.买一个护膝,保护膝盖。不要裹的很紧,那种髌骨带就满足要求了。 3.喜欢上泡脚,这样可以保养双脚。 4.循序渐进,跑步要慢慢来,慢即是快。 5.有耐力后,还要注意速度的练习。也就是要长距离练习之余,要注意短距离的练习,练习1000米,400米等等,这些距离的练习,最终会决定跑步的速度。我自己试过,即使能跑完马拉松全程,跑1000米,依然需要4分钟。所以短距离练习也是我的目标。 6.最好有一条魔术头巾。跑步时,必然流汗,用来擦汗,避免流入眼睛。雨中奔跑时,还可以用来遮挡头发,避免感冒。 7.冬天,一条紧身裤可以很好的提高跑步体验

最后,恭喜你加入跑步者的行列。拿起《跑步圣经》,穿上慢跑鞋,跑步去吧。

欧拉工程中文站第一版完成


知道欧拉工程,是在任晓祎的博客里,之后断断续续也做了一些题目,并被数学之美所折服。其中的许多问题,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,即使高性能的计算机也无能为力。典型的一题是素数的判断,记得微软实习面试时也问过这道题,当时还以为很简单,没想到这后面还隐藏着米勒拉宾算法,并且竟然会与费马小定理搭上边。

但是这个理由还不足以需要自己做一个网站,以及将题目翻译成中文。之所以这么做,出于两个原因。第一个是,想学习怎么翻译,提高英文水平;第二个是,学习如何做网站。

高三的时候,一次英文课上,老师叫我和几个同学扮演一个采访节目,其中我扮演阿迪力,也就是那个走钢丝的特技演员。当时我的口语水平很烂,所以放弃这次扮演,于是老师笑道,阿迪力不懂英语啊。当时很羞愧,学了五年的英语,口语竟然这么烂。但同时,我也觉得这个老师不好,怎么能这么打击学生呢?事实上,我的英语阅读水平一直都很不错,即使读起原版书籍也毫不吃力,只是我这人生性腼腆,不常开口说英语,以至于口语很烂。后来学日语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,日语老师韩凌燕很耐心的教我们从发音开始学起,而当时自己学的很努力,最后日语的发音也还不赖,事实上,在普通话,英语,日语中,我的日语发音是最标准的。而为了证明我还是懂英语的,后来看了许多英文书,英语的阅读水平显著提高。为了学以致用,决定翻译欧拉工程,一方面锻炼英语,另一方面,也可以加深对题目的理解。

事实上,不会做网站一直都是我的一个心病,所以能够自己独立做一个网站一直是我的一个愿望。两年前找实习时,就问过余晟老师,如果要做Web开发要从何做起。余晟老师说,先从最简单的网站开始,从前端到后台,功能,设计全部走一遍,而后台语言的选择最好是PHP。当时还和余老师说,自己喜欢Python多一些,还是不学PHP了,因此还被骂了一顿。工作之后,看志容用Django做的博客,于是决定用Django做网站。可是后来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,很多时候都在学习Django如何处理Web开发,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做。于是还是听取余老师的意见,用PHP,在看了哈佛大学的《构建动态网站》以及李航用PHP写的博客,更加坚定了学习PHP的想法,其中Malan老师说,PHP就是为Web而生的,它为Web开发提供了许多语言特性。于是开始用PHP做这个网站。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做了,陆陆续续的用空闲的时间做。先从如何编写一个登录验证的程序,到新建一篇文章,修改一篇文章,增加一篇文章,实现分页,慢慢的,一个基本的网站就形成了,最终也就是现在这个样子。现在这个网站,如果对于一个熟手来说,不到一天就可以完成了,可是我是一个新手,所以只好一步一步来。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功能上,如评论功能,RSS等还没有完成。而后台设计上,现在很多地方的HTML输出,还是用echo,没有做到MVC,接下来的机会是先用MVC重构整个网站,之后再添加评论和RSS等功能。

如果想看看现在网站的样子,可移步http://euler.dengshilong.org/

偷与被偷


2月15号,那天,去香港,在广州火车站等车时,发现手机被偷了。夜里,睡在美丽都大厦的小旅馆里,凌晨一点突然醒来,窗外的灯光通亮,或许因为太兴奋了,难以继续入睡,于是想起了偷与被偷的那些事。

偷东西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不好的品行,可是奇怪的是,在我看来,很难找到一个小时候没有偷过东西的小孩,即便是我这样从小被认为是品行优良的学生也曾偷过东西。还记得小学一年级的时候,家家户户都是比较贫困的,除了吃饱饭之外,就没有什么零食和水果吃。那时,学校旁边住着几户人家,在菜园里种了一些黄瓜。那天中午就和几个同学去菜园里偷摘黄瓜,不幸的是,被这个家人的孩子发现了,而他也是我们学校的学生,于是上课的时候被一个个指认,所幸的是,当时就我没被认出来。但之后我的日子也不好过,总要偷偷摸摸的躲着那个学生,直到这件事过去。此后,我就再也不敢偷东西了。

小学六年级时,一次和老爸去镇上买年货,在一家食杂店里买糖果。老爸称好糖果后,继续买其它的,让我提着糖,那时我还特别喜欢吃糖,于是我就拿出一个吃着。就在这时,我看到卖糖果女售货员双眼直盯着我,那种眼神仿佛在说,你是小偷,偷吃糖果,于是我记下了这家店。等到初中时,经常在这家店买东西,为了报复,就偷这家店的东西。记得偷的最多的就是打火机,因为打火机拿出来很容易。每个周末回家,在店里买偷东西,总会趁老板不注意时,偷偷拿走一个打火机,一个学期下来,家里的抽屉里就有一堆的打火机。直到后来觉得已经发泄完毕,就不再继续偷了。后来我才知道,这家店的老板其实是个好人,他叫姜承善,而那时的女售货员,就是他的女儿。因为03年非典时,各地白醋都在疯狂涨价,唯有他没有涨价。

长大以后,对小偷就非常讨厌了,因为小偷总是不劳而获,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。可是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想着不劳而获,所以总有人会遭受损失。

高中的时候,班上要收500块钱的资料费,于是我提前一天去银行把钱取了出来,放在床上的背包里。不幸的事发生了,晚上睡觉时发现,500块钱中,被偷了400块钱,只剩下100块钱。当天晚上都失眠了,左思右想这件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,然不得其果。一度怀疑是宿舍同学所为,可是那时一中的盗窃猖獗,连洗发水偷不幸免。

大学时,丢失了凤凰十二速,千里达公主车,每次丢东西,心情都要不好一阵子,可是还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。我想也许是因为偷东西的惩罚太轻了,相对于它所得到的回报。当然最终的解决办法是人人富裕,这样就没有必要做小偷了,可是又如何才能实现人人富裕呢?

金融学笔记--一个实际的问题


两年前就选修过金融学这门课,当时就深深的被Gautam Kaul的哲学所感动。他说,学习这个过程完全取决于学生,只有学生真正想学习了,才能学到东西。而Gautam Kaul非常希望能教每一个人关于金融学的知识,因为在他看来,金融学是如此美妙与充满逻辑。他还说市场是个好东西,它能让好的想法和创意的得到发展的空间,而在这个过程中,将产生价值,给好的想法和创意投出的金钱将得到回报。他说自己多么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市场中得到回报,可是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。

现在学习了两周了,学习的过程再次让我找到学生时代的感觉。而课程的知识,也让我知道时间的价值。因为余额包之类的理财产品的出现,存入其中的金钱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,随着时间的滚动,金钱慢慢的积累。这时,我才意识到,是应该开始理财了。今天正好有一道实际的题目。

假设你正好30岁,你相信在接下来的20年里可以存一些钱,直到你50岁为止。50岁后直到60岁的10年里,因为孩子的大学费用,结婚等因素的阻碍,你没有办法存钱。如果你想保证自己从61岁开始,每年有10万块钱,在接下来的20年里,平均每年需要存多少钱。假设你的投资回报率为8%,并且你可能活到80岁。

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,先算出61开始直到80岁,每年的10万块钱在60时值多少钱。

def pv(rate,nper,pmt,fv=0):
     v = pmt * (( 1 + rate) ** nper - 1) / rate / ( (1 + rate) ** nper)
     v += fv / ((1 + rate) ** nper)
     return v

将rate=0.08,nper=20,pmt=10000代入公式,得到981814.74

第二步是将60时的981814.74换算成50时的价值,即 981814.74 / (1.08 ** 10)= 454770.19

之后求出31岁到50这20年,平均每年需要存的钱,用公式

def pmt(rate,nper,pv,fv=0,type=0):
     p = pv * ((1 + rate) ** nper ) * rate / ((1 + rate) ** nper - 1)
     p += fv * rate / ((1 + rate) ** nper - 1)
     return p

将rate=0.08,nper=20,pv=0,fv=454770.19代入pmt(0.08,20,0,454770.19)得到9937.73

而事实上,投资货币基金等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,常见的投资回报率为5%,所以重新计算,

  • 第一步:得到1246221.03
  • 第二步,得到765071.60
  • 第三步,得到23137.74

看来为了保证60岁后,每年有10万元的开销,现在可以开始存钱,每年23137.74

悲情的2014香港马拉松


用悲情两个字来形容这次马拉松经历再合适不过了。先是在去广州火车东站的路上,手机被偷;之后是因为晚上7:30才到山顶缆车总站,而等待的人太多,只好放弃去太平山顶,这样小学时的愿望就没有实现了;最后是跑到32公里时,大腿抽筋,眼看着能跑进4小时的,就这样就失去了。 本来我是将手机放背包,在给志容打了电话之后,就放在上衣的口袋里,双手插在口袋里。可是坐地铁时,因为人太多了,于是将背包放下,用手提着包,也没有去注意口袋里的手机。之后去自动售票机购票,很认真的买票。之后就发现手机不见了。可恶,竟然这个时候被偷了手机,去香港就真的成了原始人了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到香港后不敢独自出行很远,最终没有去成山顶广场。

16号早上5:30醒了,刷牙洗脸,吃过早餐后,在旅店里休息,等到6:30时再去起跑点。看了今天的天气预报,预报说气温有18度,于是穿短裤去跑。在起跑点,稍微做了热身,7:10就开始跑了。刚开始时,和志容一起慢跑,当做热身,等跑了20分钟后就开始按照正常速度跑,一路上也还顺利。

到了6公里时,看了时间,32分,是正常速度。之后很快就到了青衣大桥。

到了10公里时,看了时间,56分,速度依然正常。到了大屿山。

到了15公里时,时间1:21分,速度还不错,心里微笑了,看来有机会跑进4小时了。

到了22公里时,时间1:56分,速度依然不错,心里偷笑了。

到了30公里时,时间2:46分,这次不只是心里笑了,我开怀大笑起来,终于要跑进4小时了。没有想到,意外发生。

到了32公里时,大腿开始抽筋,大惊,已经跑了三次马拉松了,从来没抽过筋,怎么这次抽筋了,而且是最有希望跑进4小时的情况下抽筋了。只好停下来,让肌肉舒展开,然而效果不大,跑起步来,依然会抽筋,于是慢慢的往前走。想到不能跑进4小时,有点想哭了,还好泪水都当作汗水流出了。也在这时候,我才发现,其实今天挺冷的,天气预报真不准,按这气温,不到10度,再加上吹着海风,下着小细雨,顿时觉得很冷,而且肚子饿,饿的发晕,可以用饥寒交迫来形容了。到了中环地铁站时,有派发葡萄,我于是多吃了几个,也不顾后面的人了。

4:42分,终于到了终点,真不容易,也只有这次,我才真正发现,跑马拉松还是没有那么容易的,一度都想放弃,不知怎么,还是坚持了下来。

在我看来,这次之所以会抽筋主要有三个原因。一个是天气冷,而我是穿着短裤跑,所以腿部肌肉太冷,很容易抽筋;另一个是因为春节回家的缘故,所以没有坚持跑步,以致肌肉已经无法适应马拉松的强度;还有一个是准备活动还不够充分,只是在起跑点跑了不到400米。以后要吸取这次的教训,不再犯这样的错误。希望下次再跑进4小时了。

说香港马拉松的赛道是魔鬼赛道,我倒没觉得有什么特别难的地方,我想是因为跑过白云山和深圳山地马拉松的缘故。而香港马拉松的赛道周边的环境确实不错,因为香港的环境保护的很好,海水都是湛蓝湛蓝的,而厦门马拉松还被称为最美的马拉松赛道,其实在香港马拉松面前,只能算一般。

写在香港马拉松之前


17年前,也就是1997年,发生了许多事情。那时还在读小学,还是个毛头少年,当知道小平同志逝世的消息时,还在小村里奔走相告,邓小平死了,生怕别人 不知道一般。后来才知道,小平同志做了不少事情,其中一件是改革开发,另一件是一国两制。也在这一年,香港回归了,可惜小平同志看不到这个结果。

就 在香港回归的前几个月,县里派人来给我们开了个讲座,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介绍香港的,具体内容现在已经记不清,毕竟太遥远了。然而他提到香港的夜景,他说香 港的夜景是亚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而太平山顶是一个极佳的观赏点,从太平山顶鸟瞰香港是极为不错的人生体验,如果有机会去香港,一定要去趟太平山顶。讲座 结束后,还给我们每人发了几只笔,以及一个香港回归纪念章。

听完他的介绍,去太平山顶也就成了我的一个心愿,心想总有一天要去看看。在广 州求学期间,离香港已经很近了,可是还是没有计划去香港,虽然很想去太平山顶,可是这样刻意去做一件事又一直不是我的习惯,所以只好作罢。而参加工作后, 不定期的进行跑步,最终体能已经达到了马拉松的要求,正好同事志容也是一个马拉松爱好者,在他的鼓励下,一起报名香港马拉松,于是有机会去趟香港了,也有 机会去看看香港的夜景,去一趟太平山顶,也算是圆了小时候的一个梦。

这次跑马拉松,并不保证能取得比厦门更好的成绩,因为春节回家后,已 经很久没跑步了。虽然初二那天跑着去了趟外婆家,但运动量好小,才1小时10分钟就跑完了。小时候一直以为自己家离外婆家很远,长大后才知道并不是这样。 尽力而为吧,还是很希望能跑进4小时,在香港这里。

读《奇鸟行状录》


很早就买了《奇鸟行状录》,可是因为太厚,没有充裕的时间无法看完,所以一直放在那里。这次春节回家,终于有时间看了。利用等车的时间,无聊的晚上,等人的时间,看的过程中,头脑不禁晕乎乎的,仿佛离开现实一般,沉浸在书中,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。 《鸟》不愧为林少华眼中最好的春上村树的作品,也难怪春上也这本书时头脑会晕乎乎的,很久才能清醒过来,我想是因为这本书太孤独了。

在久美子离家出走前,冈田过着极简单的生活。辞职在家,没有想好接下来要做什么,每天除了做饭,就是跳进死胡同里找失踪的猫。极少接触人,但是他依然生活的很好。在找猫的过程,认识了笠原May。冈田虽然无所事事,但有一种不轻易放弃的个性。

久美子突然离家出走,冈田为了找回久美子,想尽各种办法。即使久美子和久美子的哥哥都向他说不要继续找她,他依然不放弃,因为在他看来,久美子离开他,肯定是因为什么原因,而他一定要找出这个原因。在寻找的过程中,他来到了一个枯井,在枯井里,想清许多事。

后来枯井被埋了,枯井所在的地方也被出售。冈田想买下这块地,但他没钱。偶然的机会,他认识了肉豆蔻,通过肉豆蔻,冈田找到一个挣钱的方式,并得以租下这块地,进入枯井。依然是在这里,找到了找回久美子的办法。

整本小说极其非现实,但依然能够吸引我继续看下去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追逐,对于自己的困惑,如果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答,决不罢休。

说来奇怪,看完小说后,坐上沙县到广州的汽车,很快就把一个智力玩具解决了,而在此之前,坐在广州到沙县的车上,玩了几个小时都没找到解决的办法。我想大概是因为专注的缘故,看完《鸟》,大脑经历了一个非现实而专注的过程,之后人也变得专注一些。而在此之前,受微博,微信等工具的影响,大脑的思维变得碎片化,解决问题时自然力不从心。如此说来,有空时还真应该看看长篇巨作。

勇士500


很早就想写写勇士500,就是找不到合适的时间,现在正逢其时。

骑行对于我来说,是自然产生的,这应该是与我的成长经历有关。很早的时候,爸妈就到外面做小吃,每逢暑假,就会到爸妈所在的城市。吃过饭后,就自然而然想到外面走走,就是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,看看这个,看看那个,也没有觉得无聊。

高中的时候,舍友有辆自行车,于是借来自行车,到沙县各地走,那是去过的地方还是挺多的,金沙园,淘金山,水美村,二十八区。也就是这样,对沙县才有所熟悉。

大学的时候,自己买了辆凤凰12速的公路车,于是就骑着自行车逛扬州城。有一次,心情极好,朝着一个方向一直骑,竟然就到了江都,很意外的。

研究生时,买了辆千里达的公主车,骑着它走遍大学城。有一次,时间充裕,顺着绿岛,骑到了广州塔。但真正喜欢上骑行,还是要归功于会飞的鱼。那年暑假,会飞的鱼和同学筹划从广州骑到北京,为了筹足路费,像我兜售小饰品。其时我就非常佩服她的勇气,于是买下了三样小饰品,其中一样就是我现在背包中的小鱼。那时就决定,工作之后一定要买辆山地车,这样才能走的更远。

拿到第一个月工资,心情非常激动,这标志着自己终于长大了,于是就决定买辆勇士。很早就听说勇士是学生族的入藏神车,实惠的价格,不俗的性能,深受学生的喜爱。于是我也决定买勇士,在骑行群里认识了车手娜娜,经她介绍,到珠江帝景的美利达专卖店选车。本来是想买勇士600的,不巧的是已经没货了,只有500和300,于是就买了500,很巧的是,这辆也是白色的,以前买的公主车也是白色的。

买车的第二天就骑着勇士500去溜达,这是第一次买变速车,所以还不知道变速车需要注意的问题。很快就收到教训,在换挡时,向后踩了链条,于是卡链了,造成的后果是牙盘变歪了。到仲恺路上的美利达专卖店寻求帮助,卡链解决后,老板说要换牙盘了,不然一直会有摩擦声。考虑到价格,还是放弃。

摩擦声也不大,还可以忍受,于是继续骑着,就这样,去了一次凤凰水库。后来到珠江帝景的专卖店,和老板说起牙盘这事,他说牙盘没有问题的,没必要换。他还说要对车子有信心,既然选择了美利达,就要相信它,既然选择了勇士,就要相信勇士。此时我才认认真真的打量了老板,略微有些黑的皮肤,健康的肌肉,有神的眼睛。此后,勇士500和我一起走大学城,佛山,大夫山,东莞,上陡坡,下陡坡,没有一次令我失望,其速度完全取决于我的能力。这时我才真正理解老板的那句话。

于是去了解美利达这家公司,才知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品牌。40年多前,来自台湾的机械工程师曾鼎煌先生到美国旅行时发现,当地的自行车店在门口张贴公告拒绝修理Made in Taiwan的脚踏车,因为当时台湾制造的脚踏车质量不良的关系。有感于此,曾先生于1972创立了美利达公司,决心专注于高品质的自行车研发与生产。

40多年后的今天,美利达自行车行销全球88个国家地区,名列Interbrand评价的台湾十大国际品牌,是许多世界冠军、奥运金银牌选手的坐骑,出口FOB平均单价超过美金500元,为国际知名的高级自行车领导品牌之一。

每次看到美利达品牌的由来和发展,都热血沸腾,中华民族不缺有血性的人,只要不折腾,凭着他们的勤劳和智慧,终究会闯出一片天地。再看看现在的台湾,纠结于各种政治斗争中,令人惋惜。

总的来说,勇士500作为一辆入门级的山地车,很好的完成了它的任务,是腰包不鼓,但对骑行有些想法的新人的极佳选择。如果想买山地车,那就买勇士500吧。

广州骑行第四站--东莞


去年年末时,去了一趟东莞,因为拖延症的缘故,一直拖到现在才写。本来是想去沙步看看那辆没有链条的自行车的,结果已经卖出去了,失望之余,就萌生了去东莞的想法,于是就到了东莞。

之所以去沙步,是因为在网上看到这里有卖海员车,而其中就有没链条的自行车,也就是转轴自行车。那次兴冲冲的跑过去,老板说只剩一辆了,而且还没有组装起来。这次天气很好,而我已经很久没骑自行车了,勇士看起来也有点生气的样子,于是骑上它再次去沙步。

虽然已经很久没骑了,勇士依然没有令我失望,擦了点润滑油后,勇士立刻生龙活虎的样子。从珠江边走,很快就到了琶洲大桥,有了上次的教训,这次决定走中山大道,如果走黄埔大道,灰尘多的吓人。路上遇到一人要去深圳,于是我也决定要去一趟深圳,而东莞在去深圳的路上,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要去东莞探路。

11点钟出发的,因为知道去沙步的路线,12:30已经到了沙步了。听到没链条的自行车已经售出,有些失望,只好以后再见识。看时间还早,于是决定去东莞。到旁边的沙县小吃店里吃了碗青菜面、一罐乌鸡汤。这家店是沙县人开的,味道还行。休息片刻,前往东莞。在沙步买了一袋香蕉,很小个的,但很好吃,而且便宜。

还好去东莞的路比较简单,沿着107国道一直走就到了,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困难。路上经过新塘,看到那么多的摩托车来来往往的,顿时感觉来到原始社会一般。看来广州真是大都市,在这里呆久了去其它地方都感觉倒退十几年一般。不想在这里做过多的逗留,继续前进。

过了新塘,就到了东莞的境内。自恋地拍了几张照片后继续前进。路上遇到一个流浪汉,于是将在沙步买的香蕉给了一半给他。之后他说能不能给他二十块钱,他说要去坐车,几乎没经过考虑就给了他二十块钱。之前在家时,看到那些骑行者摆摊求资助,我都是一笑而过,因为我认为,这无疑像是乞讨一般,而真到了这个地步,还是放弃骑行吧。

在一个十字路口,我选择了其中一条路,结果这条路是莞穗路,而不是107国道,沿着莞穗路,还是能到东莞,于是继续走。下午4:00到了东莞市区,感觉这里的道路对自行车还是非常友好的,可能是因为东莞是新兴城市,在这方面做的好一些。计算了时间,到广州要三个小时,而我没有做好夜行的准备,于是赶紧回广州。

不想走回头路,于是找到107国道,沿着国道往回走。到了新塘,已经6:00分了,肚子一直在叫,于是在一家沙县小吃店里吃了一碗青菜面,一罐乌鸡汤。面还不错,乌鸡汤就差多了。我这人有个习惯,去沙县小吃店,先吃碗青菜面,如果不错,就吃一罐乌鸡汤,如果面很难吃,就不再吃了。因为连一碗青菜面都做不好的人,就不要指望他在其它地方能做好。可惜这次竟然失算了,问过老板,原来是永安人。

因为去凤凰水库的经历,使我非常讨厌夜行,然而现实总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。将前面的青蛙灯和尾灯打开后,赶紧往回走。然而毕竟是晚上,还是会出意外。有一次,一辆小卡车在转弯,而我还是继续往前走,差点就撞上了,一边大叫,一边转方向,还好没事。

晚上8:20到了广州。吃了一碗牛肉汤面,店家是安徽的,味道还不错。感觉吃太饱了,于是只好走上一段。不想沿着原来的路走,于是走珠江北岸,到了珠江宾馆,再往前就是军事禁区,真是晦气,于是换一条路,又是军事禁区,解放军战士怒气凶凶的走过来,警告我下次不要再来这里。这样一直寻觅海印大桥,一路上看到培正小学,看来是老城区。之后到了东山湖,差不多快到家了。

晚上11:02到家。历时12个小时,尤其不爽的是到了广州后的路程,竟然用了3个小时才到家。一路上,幸好有勇士的陪伴,勇士坚若磐石时一般,从有出过一次差错。如果谁要买山地车的,推荐他买勇士。

一共132KM,时速11KM,比平时慢了许多。有了这次经历,下次可以去深圳了。